首页 都市小说 文豪1978

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5625 2024-12-19 23:21

   “什么条件?”林朝阳问。

   “万册5%的印数稿酬得是作品销量超过80万册之后才行。”卫君怡说道。

   80万册?老太太你太狠了吧?

   林朝阳的眼中闪过不满,“您这要求也太苛刻了。您扪心自问,你们人文社一年能有几部作品卖过80万册的?”

   “我们人文社也没有要万册5%的印数稿酬的啊,你不是说你销量高吗?”

   回旋镖正中眉心,让林朝阳无言以对。

   “那基础稿酬你得给我提到千字12块。”林朝阳越想越觉得吃亏,又提出了条件。

   “行。”卫君怡一改刚才的不情不愿,痛快答应道。

   “我……”

   林朝阳没想到卫君怡答应的这么痛快,一看就是心中早有定计,他狐疑的左思右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咱们先说清楚。我说的是超过80万册后所有的销量都按照万册5%计算印数稿酬,可不是超过部分按照5%计算印数稿酬。”

   林朝阳想了半天,最后强调道。

   卫君怡眼神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我们国字头的出版社能跟你玩这种文字游戏?”

   “没见伱们多大方。”

   林朝阳自言自语了一句,引来卫君怡的横眼。

   “既然来了,就把合同签了吧。”卫君怡说。

   条件都谈好了,林朝阳也不再纠结,爽快的当场签了出版合同。

   等出了人文社,他不由得仰天感叹。

   为了这点稿费费了半天劲,实在太难了。

   还是后世好啊,作家直接拿版税,人家的基数可不是基础稿酬,而是结结实实的码洋。

   只要作品畅销,一部作品就能够实现财富自由。

   哪像他现在啊,费了半天唾沫星子,无非是多赚几千块钱。

   林朝阳心里在心里自我安慰,毕竟如今就这环境,他拿的好歹比别的作家多多了,等以后有合适的时机再想办法提高提高稿费吧。

   等回到家里,林朝阳见家里阳台上站了个陌生的背影,低声问陶玉书:“来客人了?”

   陶玉书给他使个了眼色,林朝阳却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还没等他再问,那背影转过头来。

   “姐夫,是我啊!”

   陶玉墨原本披肩的长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头短短的卷发,密密麻麻的。

   她笑盈盈的望着林朝阳,问:“好看不?”

   林朝阳没回答她的问题,转头问陶玉书,“狮子狗成精了?”

   “姐夫~”陶玉墨嗔怪了一声,“这叫菜花头,小哥说南方那边很流行的。”

   陶玉书数落道:“什么菜花头,一看就是牛鬼蛇神。你以后少跟他联系,学不着好东西!”

   “哼!老土!你们的审美眼光真是有待提升。”

   陶玉墨接连被夫妻俩打击,气恼的反唇相讥。

   陶玉书并不生气,说道:“我们审美眼光不行,你回家去给爸妈看,好吧?”

   听着姐姐的话,陶玉墨有些心虚,“你们家暖和,我在你们家住几天。”

   受陶母的管辖,陶玉书姐妹俩从小到大的发型基本都是以长发为主,陶母嫌弃梳辫子太土气,从来不让姐妹俩梳辫子,她们姐妹俩总是以秀丽的乌黑长发示人,觉得不方便的时候就用皮筋扎一下。

   现在陶玉墨搞了这么一个标新立异的发型,敢回家少不了一顿臭骂,因此她打算在姐姐家避避风头。

   “躲得了初一,你躲得了十五?做了还怕别人说?”陶玉书嘲讽道。

   见陶玉墨不说话,她又数落起了不在场的杜峰。

   陶玉墨这個发型就是在杜峰的撺掇下理的,据说连钱都是他掏的。

   陶玉墨对姐姐的教训充耳不闻,隔一会儿就跑到镜子前欣赏自己美美的发型,越看越觉得时髦。

   “玉墨,你想没想过一个问题?”林朝阳问道。

   “什么问题?”

   “留这么个发型,你晚上睡觉怎么办?不怕压直了?”

   听着林朝阳的问题,陶玉墨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认真的思考起来,想了半天,苦恼道:“哎呀!好像真容易给压直了,这可怎么办好啊?”

   她问林朝阳,“姐夫,你有办法?”

   “不留是最好的办法。”

   “说了跟没说一样。”陶玉墨给了他一个白眼,明白他这是打击她对新发型的信心。

   十月匆匆而过,天气逐渐冷了下来。

   趁着早上有时间,林朝阳跑了一趟新街口的文物商店收购点,打算淘点东西,没想到来了之后就见有人在跟几个排队准备卖东西的卖家搭讪。

   像这种情形林朝阳遇到过不止一次,他也不着急,慢悠悠的推着车走了过去。

   林朝阳本以为跟往常一样又碰见了个文物贩子,可仔细瞧了瞧那人的眉眼,顿觉有几分眼熟。

   半截眉、小眼睛、公鸭嗓,这特征太明显了,尽管年轻了三四十岁,可林朝阳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爷们儿,我给您这价格绝对公道,肯定比收购点给的价格高。东西进了他们那,十块钱的东西就能给你五块钱的价,卖给他们你就亏大了。”

   那人跟卖家说话的时候眼睛扫见了凑过来的林朝阳,立刻提高了警惕,闭口不言。

   林朝阳这时开口说道:“诸位,我是个古董收藏爱好者,你们要是有卖东西的,可以让我过过眼,我可以拿外汇券买。”

   听着林朝阳的话,那人才明白林朝阳既不是收购点的、也不是打投办的,敢情是来呛行的。

   周围的几个卖家顾不上那人的反应,立刻围住了林朝阳。

   来卖东西的没几个不缺钱的,外汇券对于这些人的吸引力肯定比人民币高。

   半截眉看着被人群围住的林朝阳,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有外汇券很了不起吗?

   都是中国人,装什么孙贼!

   “爷们儿,咱们得讲个先来后到吧?我这正跟人谈价呢!”他出声道。

   半截眉刚才看好了一款明代的牙雕荷塘鹭鸶图笔筒,已经给卖家出完了价。

   听着这话,林朝阳笑了笑,说道:“对不住。那行,你们先谈。”

   那卖家却对林朝阳说道:“他价格都出完了,我想听听你的价格。”

   林朝阳冲半截眉笑着说道:“您看这事……”

   半截眉脸色难看,一言不发。卖家却不管他,将东西掏出来给林朝阳过目。

   等林朝阳看完了东西,卖家期待的问:“怎么样?”

   “东西不错,八块钱怎么样?”

   闻言,卖家皱起眉头,半截眉脸上暗藏喜色,他刚才可是给卖家开出了十块钱的价格,对方出价八块钱,那不是赶着卖家把东西卖给他吗?

   他再看林朝阳,眼神里少了几分敌意,多了几分轻视,这么好的东西才给八块钱,眼光不行啊!

   这个想法刚出现,半截眉心里又嘀咕了起来,他给十块,对方给八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牙雕笔筒真就只值八块?

   想到这里,半截眉又有点后悔,价给高了!

   “八块也太低了,人家给十块呢!”卖家嫌弃的对林朝阳说了一句。

   林朝阳淡定的说了一句,“我说的是外汇券。”

   卖家顿时热情了起来,“外汇券?你早说啊!”

   说完他拉着林朝阳热乎的聊了起来,那意思是让林朝阳再给加点。

   “就这个价,不愿意的话你可以卖给这位小兄弟,或者去收购点问问也行。”

   林朝阳的话让半截眉脸色稍霁,可随后卖家的话却再次让他脸色难看了起来。

   “卖他还不如卖你。”

   说完这话,卖家跟林朝阳一手钱一手货,林朝阳用八块钱外汇券顺利的将牙雕笔筒收入囊中。

   一旁的半截眉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林朝阳看完一件又一件东西,然后挑挑拣拣,将收购点门前这群人手里的好东西一网打尽。

   眼看着快到收购点开门的时候,林朝阳正打算骑车离开,却被半截眉给喊住了。

   “同志,我看你不像文物贩子。”

   林朝阳笑了笑,“你见过有文物贩子拿外汇券收东西的?我这纯粹是个人爱好。”

   半截眉笑眯眯的说道:“巧了,我也是个人爱好,咱们也算是同好,您贵姓?”

   “免贵,姓林。”

   见半截眉套近乎,林朝阳也没遮掩,这小子的底细他一清二楚,不怕对方闹幺蛾子。

   “我姓马,平素爱搞点收藏。您经常来这?”

   “个把星期来一趟,碰碰看有没有好东西。”

   “呦!那是我不对,不知道这儿是您常来的地方。”

   “没事,都是公平交易。”

   聊天的时候半截眉一直在观察着林朝阳,相貌平凡,衣着朴素,丝毫看不出刚才拿外汇券出手收东西的豪横。

   外表看不出什么来,但气质颇为儒雅,谈吐不俗,他问道:“您是从事文艺工作的?”

   林朝阳笑了笑,说道:“我在学校图书馆工作,业余写点。”

   “那巧了。我也写,本职工作是《青年文学》的编辑。”说这话的时候,半截眉脸上藏着几分自矜与炫耀。

   “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半截眉等了半天,就听见这么一句夸奖,心中有些失望。

   他便又说道:“您以后要是有稿子可以投给我们《青年文学》,咱们今天也算认识了,回头我优先给您审稿。”

   “好好,多谢您。”

   铺垫了几句之后,半截眉终于问出了他想问的问题:“外汇券现在是硬通货,其实您拿人民币收东西就行,他们一样能卖给您。”

   林朝阳听出了半截眉的潜台词,你丫别扰乱市场,哄抬物价。

   这不是为了防着收购点和你这样的同行吗?

   林朝阳心里想着,脸上笑呵呵,“谢谢您的提醒,下回我试试。”

   两双笑眯眯的眼睛对视一眼,确认对方get到了信息,半截眉说道:“我还得去上班,那咱下回见。”

   “下回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