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风起明末三万里

第五十九章 碎金之谋(第二阶段落幕,第三阶段开启)

  张献忠此刻并没有离开监牢,而是拐到了监牢的另外一个地方。

  昏暗的监牢里偶尔有老鼠窜过,那发霉的异味在这里遍地都是,即使最干净的监牢,也不过是打扫的稍微有点样子而已。

  此刻这一间监牢,米脂县令杨文山和他的儿子杨森赫然就在其中。

  不同于刘广生与朱国相的待遇。

  这间监牢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书籍笔墨。

  两人正拿着书籍津津有味的看着,似乎不像坐牢,反而像度假。

  听到脚步声,两人才放下书籍转头望去,

  杨森放下书籍,面露欣喜的笑容,

  “张兄你怎么来了!”

  杨文山只是瞥了一眼,依旧看着书,显得漠不关心。

  张献忠笑着令牢头打开牢门,走进去,直接递出刚刚拿到的书信,

  “请杨兄帮个忙,帮我看看这上面的内容有没有问题!”

  杨森略有些迟疑的拿过书信,仔细一看大吃一惊,随后递给杨文山,

  “爹,您看。这是不是刘大人的笔迹?”

  杨文山接过认真的端倪了两下,点了点头,

  “的确是巡抚大人的字迹。而且其上有巡抚大人的私人印章,只是这里的内容似乎有些问题。”

  张献忠面色一冷,皱着眉头道,

  “有什么问题?”

  “犒赏之事,乃是隆恩,唯有圣上可行,巡抚虽然代天巡视,却不得逾越。这书信没有问题,只是其上的内容,似乎有逾越之举。若是被人知道,必会被人参上一本。巡抚大人必定是无奈之下,才写出的这封书信。”

  张献忠面色有些燥红,赶紧问道,

  “那杨大人觉得这封书信是否可行?”

  “这就看碎金镇主将陈洪范如何看待了。若是他与巡抚大人关系甚密,此封书信反而效果更好,若是两人有嫌疑,只怕适得其反。”

  张献忠犹豫了一下,朝着杨文山拱手抱拳,

  “多谢杨大人指点。”

  杨文山将书信还给杨森,拿起眼前的书籍自顾自的看起来,

  “老夫不是帮你,老夫只是帮我辖下的米脂百姓而已。”

  张献忠没有再说话,而是再次躬身,对于老头的倔强,张献忠懂,也明白他在顾虑什么。

  杨森将书信还给张献忠,问道,

  “张兄,不知道府中如今的情况如何?”

  张献忠笑了一笑,有些玩味的看着杨森,同时将书信收在怀中,笑道,

  “令夫人住在嫣然客栈,甚好。”

  杨森面色有些微红,拱手抱拳道,

  “在下绝无恶意,请张兄勿怪。”

  “行了!别文绉绉的!杨兄,大恩不言谢,你做的一切我张献忠都记在心里。你们准备准备,都等我回来就是你们出去的时机,到时候米脂就托付你们了。我到时候还你们一个朗朗乾坤。”

  拍了拍杨森的肩膀,张献忠大笑着离去。

  门外。

  一千精兵已经在李继伟的带领下整装待发,张献忠这次不仅带走了米脂所有的马,还带了五百最精锐的血魂军和五百官兵降卒。

  靠着这些人,他要谋划榆林的后勤基地:碎金镇。

  “大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李继伟上前一步,拱手道。

  张献忠点了点头,环视一周。

  他看到了面露激昂李定国,勇猛善战的李继伟副将艾能奇,稳重如山的马护,瘦小精干的林山,以及畏畏缩缩的官兵游击将军钱不多,还有那五百名昂首挺胸,无畏无惧的血魂军将士和他们身后那五百名渴望融入这支军队的降兵。

  嘴角扬起笑容,张献忠翻身上马,激昂道,

  “兄弟们!出发!”

  ……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十一月深秋。

  张献忠率一千精骑离开米脂,谋划碎金镇。

  ……

  碎金镇位于米脂西北方向约四十里的区域,其紧靠无定河东岸,控谷临川,地势险要,是拱卫绥德与米脂的重要关口。

  宋朝时期,“宋夏人互市处”“以茶易马”,“亦物帛易谷”,从中可以看出其乃重要的经济枢纽,而在明末时期,由于蒙古铁骑不断南下烧杀抢掠,因此位于银川关后,无定河东岸的碎金镇就成为了榆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军事重地。

  大量的物资经由这里转运至榆林镇及其名下各堡。

  此刻这个兼具历史使命的古镇再次迎来了他新的故事。

  晨曦微亮,天寒地冻,随着气候的逐渐下降,榆林重镇也迎来了北方蒙古铁骑今年最后的疯狂,只要熬过这个阶段,等冬季来临,蒙古鞑子至少会安生半年以上。

  在那遥远的黄沙尽头,一队约两百人的民夫在一队百人骑兵的带领下向着碎金城缓缓而来。

  作为榆林的后勤军事重镇,碎金镇守备森严,平日里除了一些塞外商人很少有人出入,因此斥候在三里外就已经发现了这伙人的踪迹。

  随着斥候的回去通报,碎金镇这座历史古城开始缓缓复苏。

  半盏茶后。

  一名将军带着约五百的兵马离开城门朝着这支车队疾驰而来。

  车队为首的男子见到大将到来,突然有些瑟瑟发抖,但身后的一柄利刃抵住他的腰侧却让他丝毫不敢动弹。

  一道阴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记住大王说过的话!若是不想死就好好配合!”

  随着声音的离去,男子擦了擦汗水调节了下心态,赶紧驱马迎了上去,口中笑道,

  “陈将军!是我,朱将军手下的游击将军钱不多啊!”

  榆林守将陈洪范身穿戎装,身高七尺有余,全身肌肉虬结,国字脸型,有着北方人特有的精炼与豪迈,却也谨小慎微,观察入微。

  来到车队面前,抬起右手,其后的骑兵立刻勒马停住,皱着眉头,冷声道,

  “钱不多?你这是做什么?”

  略微扫了一眼,陈洪范发现其带来的车队上装的是一些坛坛罐罐。

  钱不多刚要开口,却见陈洪范一挥手,一名骑兵从其身后冲出对着车队就开始乱翻。

  片刻后。

  骑兵折返,禀报道,

  “将军,车上装的是美酒与粮食!”

  眉头紧缩,陈洪范再次疑惑的看向钱不多,而这时钱不多才笑着开口道,

  “大人,这是讨伐反贼的犒赏,巡抚大人特地让末将带来送给兄弟们!”

  陈洪范对着骑兵看了一眼,骑兵点了点头确认无误,又扫视了一圈,看到钱不多带来的骑兵都是榆林面孔,这才调转马头,

  “带回去,到城内再说!”

  随着车队的进城,躲在暗处的斥候飞速前往位于碎金镇城外十里处的银川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