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怎么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你的痕迹?(二)
《在做白日梦:第一,你很牛,代表人物秦始皇
第二,你朋友很牛,代表人物汪伦
第三,杀个很牛的人,代表人物荆轲。
第四,你被诛十族。》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总结,他心里很是高兴。
虽然他统一了六国,应该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并且他在以前的天幕视频中已经知道自己的墓被后世挖开,还让大量的后世子孙参观他的陪葬品?
可是他的心里还是很忐忑,很想知道自己是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没有?
而现在看天幕上的评论,秦始皇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同时他看下了另几个条件,荆轲他知道,当年就是他要刺杀自己,幸好自己躲得快,才让自己逃脱。
至于那汪伦又是谁?还有那个诛十族的倒霉蛋,他很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竟然被如此对待。
战国末期。
随着秦国灭了赵国以后,秦国就开始剑指燕国。
而为了阻挡秦国,荆轲带着藏着匕首的地图来到了大秦的皇宫,他决定今天行刺秦始皇。
只是在他行刺之时,没想到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在他匕首掏出之时就跑了。
这让荆轲很是恼火,只能拿着匕首追着秦始皇行刺。
然而,没有想到秦始皇直接绕着柱子转了起来,让他一直没有机会动手。
随后更是被大殿外的侍卫们听到了动静,上来制止了他的行为,让他这一次行动失败。
难道这就是命运吗?荆轲很是不明白。
天幕上显示自己行刺失败,被秦始皇看到之后,才导致自己行尸失败。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幕,那秦始皇又是如何躲过这次行刺呢?又会不会出现秦王绕柱走?
带着这个疑问,荆轲很不甘心的被侍卫们拖了出去。
唐朝。
汪伦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他虽读书,可做事并不如那些有名的诗人。
他喜欢结交朋友,更喜欢结交这些名人。
而听说的李白来到他这里之后,他更是极力的邀请。
最终在善意的谎言之下,才让那李白来到他的地方。
两人相处之后,汪伦更觉得这李白符合自己的脾气,在知道李白缺少金钱之后,更是为他准备了一些薄礼。
没想到那李白竟然作诗一首赠送给自己,而这一首诗则流传到后世。
各个朝代想在历史中留名的人,特别是那些言官们看到天幕上的总结,他们经历很是感谢。
秦始皇那样的人物就算了,毕竟他们一辈子的成就,也没有那么高。
那荆轲也算了,毕竟刺杀皇帝这种事情,他们也做不来。
还有那被诛十诛的倒霉蛋,他们觉得更不值得他们学习,毕竟为了历史留名牵连家人,实在是不应该。
至于这汪伦,有些家里比较富有的人,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学习一下。
而那些家里比较穷的人,他们特希望自己能够结交一个比较牛的人,把自己的名字像那汪伦一样写到诗中。
只是很多百姓,他们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毕竟他们知道,他们所处的环境,并没有这样的牛人。
《就吃一点点:比如汪伦,汪伦和李白并不熟,就见了那么一回,还是他请李白吃喝玩乐花钱请人家写的诗,所以才有了不及汪伦送我情,开始我还真以为他俩关系有多好呢》
汪伦看到这条评论之后,他觉得,天幕上的评论在诽谤他。
虽然他和李白开始不熟,可是经过几次酒之后,他们相处非常的融洽。
现在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又怎么能说关系不熟呢?
《元良:榜一大哥请我吃喝玩乐,我回大哥一首情真意切》
《一个大西瓜:历史留名和名垂青史区别还蛮大的,我觉得血赚的是汪伦。》
《一杯豆浆:岑夫子,丹丘生∶喝酒要找对人。》
王伦看了这两条评论,他哈哈大笑。
别人都笑他傻,把自己的家产送给了那李白。
然而是别人不知道的事,他竟然能够名流千史。
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李白看的天幕上说道汪伦,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毕竟汪伦可送了他很多财物,他给他写两首诗怎么了?
至于那岑夫子、丹秋生,喝酒的时候想养小金鱼,说他两句怎么了?
岑夫子、丹秋生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心里有些尴尬,同时他们也有些埋怨。
不就是和李白喝酒的时候慢了一点吗?竟然被写到他的诗中,还流传到后世,这实在是丢人丢大发了。
各个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眼中满满的羡慕。
毕竟这么有钱的人,实在是不多呀。
如果换成他们,只怕拥有这么多钱也舍不得。
不过换句话说来,这也是他们的幸运,要不他们怎么能够流传到后世?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才有些明白那汪伦为什么历史留名?
这是找到了一个很有名气的人,才让自己的名字流传到后世。
这在秦始皇看来,虽然也是一种方法,可并不是什么正道。
如果真的想历史留名的话,最好还是拥有自己的实力。
同时秦始皇也更加的好奇,那被诛十族的倒霉蛋到底是谁。
虽然他们大秦的律法严苛,可也从来没有人被诛十族。
而那些能够牵连家人的罪犯,哪个不是触犯了他大秦律法的底线!
不止是秦始皇十分好奇,其他朝代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们也很是好奇。
自古以来,虽然牵连家人的罪臣不少,可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被诛十族的人。
而且这第十族又该怎么算?难道加上亲朋好友?
明朝。
方孝孺看着周边随着朱棣攻打应天城不断投降的大臣们,他心里很是不屑。
在他看来,他们实在是有失文人的风骨。
就算那朱棣做了陛下又能如何?还不是篡位成为了皇帝?
而且那征讨朱棣的文书都是出自自己之手,自己又怎么可能会投降。
哪怕就是身死,他也要保住自己的名节。
他就不信了,那朱棣会像天幕上别的皇帝一样,也诛他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