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95章 道长,请留步!

  第296章道长,请留步!

  孙策自从跟太史慈做过一场之后,心情便舒畅了不少。

  同时也默许了太史慈带着于吉离开江东的行为。

  还是之前那句话,眼不见心不烦,既然你张绣相信这个,那就跟他好好畅谈人生去吧。

  张绣让太史慈给他的信也写得有趣。

  先是历数了两人自建安二年初次在江夏不打不相识的种种,这算是在拉交情。

  接着又言称孙策身为一方诸侯,却是肚鸡肠,没有容人之量。

  顺便还告诉了孙策周瑜写信给自己的事情,倒是让孙策有些啼笑皆非。

  没想到这公瑾嘴上硬得很,结果一回头就做出这种事情,应该不愧是自己的好兄弟吗?

  只是如今不知道周瑜对那桥的心思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倒真是要跟张绣上一句了。

  之后三,他听太史慈在馆驿休息,便也没有派人打扰。

  直到第三日中午,孙策正在房中休息,恍惚之间只见香炉中烟起不散,结成一座华盖,上面端坐着于吉。

  孙策见状不禁怒道:“吾已答应子义带你离开,安得又来,当真以为吾不敢杀汝乎?”

  却见于吉微微一笑:“将军切莫动怒,贫道此来,正是欲向将军辞行是也。”

  “辞行?”

  听到于吉的话,孙策愣了一愣,“汝要去往何处?”

  “受右将军、宣威侯所邀,贫道欲与太史将军一同前往荆州一校”

  果然是要去见张绣吗?

  因为早就看过张绣写给自己的信,因此孙策并不意外。

  不过心里多少还是有不爽,“你自离去便是,又何需来向我辞行,徒惹心烦。”

  话虽如此,但此时孙策惊讶地发现,虽然自己看到于吉时依旧觉得很讨厌,但是先前对于他的那股杀意居然不见了。

  真是怪哉!

  正疑惑间,却听于吉开口道:“贫道此来一为将军辞行,二是为将军送上一场机缘。”

  “机缘?何为机缘?”

  如果是之前的孙策,此刻绝对已经大骂着拔出腰间长剑一刀劈了过去。

  但是此时的孙策却能够心平气和的听于吉继续叙述:

  “贫道三次观将军气色,似有纵欲过度之嫌……”

  “用不着伱管!”

  孙策没好气地道,“你一介出家之人,要走便走,何必多言?”

  于吉闻言微微一笑,“贫道师兄左慈,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那又与某何干?”孙策不客气地打断了于吉。

  这于吉真是讨厌,马上要走的人了,跟自己在这里废什么话?

  难不成他以为这样啰里啰嗦地上一大堆,自己就会挽留他不成?

  那怎么可能?

  自己就算是饿死、战死沙场、从长江跳下去,也不会挽留他!

  却见于吉脸上笑容不减,“贫道师兄善房中之术,常人若依此术行气导引,擅加修行,便能守生养气。

  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就在这一瞬间,孙策的全部注意力顿时就被这个话题所吸引了。

  正听到精彩处,于吉却突然停了下来。

  “啊,道长你接着啊!”

  听到孙策的催促,于吉收敛笑容,淡淡道,“孙将军方才有言,此事与将军无关,既是如此,贫道这便告辞。”

  着单掌竖在胸前合什,便要就此离开。

  孙策:━━∑( ̄□ ̄*|||━━

  不带这样的啊!

  要知道如今他的伤势还没有痊愈,对于妻子的索取暂时还不能拒绝。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改变自己处境的机会,怎么能够眼睁睁看着它溜走?

  于是连自己先前在心中的誓言都顾不得了,情急之下,手掌向前一伸,五指分开:

  “道长,请留步!”

  便在这时,他猛的醒悟过来。

  哪有什么于吉,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果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于吉不过是一个神棍,又哪来的入梦本领?

  至于自己欲向他求房中术的事情,更是因为这段时间有些受不了妻子索取所至。

  “也罢,既然梦到,今日便去馆驿中看看子义……”

  正准备自床上起身,孙策的目光却骤然一缩。

  他在枕边看到了一张写满了字迹的薄纸。

  孙策记得很清楚,自己方才休息的时候这里可是什么都没有的。

  “难道……”

  他心中一动,立刻拿起这张纸看了仔细阅读起来,但见第一句就是:

  “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夫女之胜于男,犹水之胜火。”

  孙策:

  他心头巨震,立刻站起身来四处观望。

  只是这原本就是他的卧室,哪里还有于吉的影子?

  此时陆氏听到动静进来,见孙策似乎是在寻找什么,柔声问道,“夫君,何事如此惊慌?”

  见到是自己妻子进门,孙策不动声色地把那张写满了字的纸收进怀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问道:

  “我方才歇息之时,可有人进来过?”

  陆氏对着自家丈夫微微一笑,“夫君笑了,这内室除了妾身,便是侍剑、侍枪不得通传,也无法入内。”

  侍剑和侍枪是孙策的两房侍妾,至于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可是房中丢了什么物什?”

  孙策摇了摇头,“无事,只是方才做了一梦罢了。”

  看到陆氏对着自己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又想到晚上即将到来的那一幕,孙策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连忙道:

  “夫人,为夫忽想起有要事处理,你且在此休息一番罢。”

  完便匆匆离去,倒是弄得陆氏有些不知所措了。

  孙策一离开家中,立刻派人去询问太史慈和于吉的下落。

  很快,他就得知太史慈已经撂倒了吕蒙家中几十个普通程度的壮汉,带着于吉离开。

  他便立刻领人追了上去,终于在城门口将还在做着出行准备的太史慈和于吉追上。

  期间他还抓紧时间给张绣写了一封信,内容自然是有关周瑜和桥的事情。

  另一边,看到孙策居然亲自带着人前来,太史慈整个人都不好了。

  就连因为刚刚在吕蒙家中打得很爽的心情也难以弥补了。

  “孙伯符,你这是什么意思,堂堂朝廷将军、一方诸侯,竟是打算出尔反尔吗?”

  见到孙策兴师动众的模样,太史慈自然是以为孙策想要阻止他带于吉离开,所以话不算客气。

  听到太史慈的话,跟随孙策而来的程普立刻道:

  “太史慈,汝敢妄议我家主公!”

  太史慈瞧了程普一眼,淡淡道,“昔日我便过,你非我之敌手,如今亦是如此。”

  “你……”

  “德谋不必争执。”

  程普大怒,正要打马出列,却被孙策拉住。

  他朝着太史慈微微一笑,“子义莫要误会,某今次是专程来送行的。”

  “送行?”

  听到孙策这么,太史慈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只不过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熟悉?

  哦对了,不久之前于吉也过类似的话。

  不过于吉的是辞校

  孙策现在的则是送校

  跟着孙策便纵马上前,取出刚刚写给张绣的信交给太史慈:“此书还要拜托子义交给博超。”

  太史慈刚刚将信收好,就见孙策又转向了于吉,压低声音问道:“于道人,你于梦中所授,可当真有用?”

  “哈?”

  太史慈听到孙策的话,不禁露出惊讶的目光。

  什么情况?

  于吉刚刚还真的神游物外,去跟孙策辞行了不成?

  他看向于吉,却见后者微笑着进孙策点零头:“此乃我师兄左慈所创,对将军应是大有裨益。”

  孙策闻言不禁肃然起敬,双手抱拳道,“既如此,策便谢过道长,也谢道长向贵师兄道谢。”

  “此便是贫道送于将军的机缘,将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多呈道长吉言。”

  看着孙策和于吉在那里客套,一旁的太史慈更是一脸懵逼。

  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什么?

  这还是之前那个想要砍了于吉的孙策吗?

  早知道你们俩关系这么好,老子有必要千里迢迢从荆州赶过来吗?

  直到孙策跟于吉告辞离开以后,太史慈还是没有从方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太史将军?太史将军?”

  于吉连叫了几声,才把太史慈从沉思中唤醒。

  “将军可是有心事?”

  “颖,太史慈直截帘地问道,“孙伯符为何对你态度大变?若你二人关系这般融洽,先前他又为何要对你赶尽杀绝?”

  于吉闻言长长叹了口气,“此事还需多谢将军,若非将军不远千里而来,贫道又焉能顺势变?”

  “变?”

  “是,变,而非逆。”

  于吉上下打量了太史慈两眼,随即笑道,“太史将军觉得孙伯符此人如何?”

  “虽不及吾主,但勉强亦算英雄也。”

  太史慈给出了一个还算差强人意的评价。

  于吉却道,“然则若依正常命,太史将军的主公应是此人才对。”

  太史慈笑道,“于道长倒是有意思,此事虽不是人尽皆知,但所知之人亦是不少。

  昔日若非主公收留,某在那般情况下亦是只得降了孙策,与命何干?”

  于吉摇头道,“这便是命。”

  太史慈昂然道:“某只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所谓命,不过尔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