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灭清: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第六十六章 真是好算计

  姚兆年一直没出门,骚乱平息后,让人去打探消息,陆陆续续也知道了骚乱经过,听闻守备府被一伙地痞打破,指挥使大人老妻和三子皆被杀,还有两个孙子也被地痞杀害。

  吓出一身冷汗。

  得知骚乱被破虏侯家将平息,才放下了心。

  准备天亮后再去守备府拜见。

  正准备睡个回笼觉,有仆佣来报,佥事唐大人求见。

  姚兆年只得去前厅见唐文享。

  客套两句,分宾主落座。

  姚兆年才问道:“不知唐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见教?”

  “不敢!”

  唐文享道:“方才唐某去守备府拜见侯爷,侯爷命唐某召集官吏处理善后事,眼下指挥使大人府是遭劫而无法任事,在下不敢擅专,故来请姚大人共同出面。”

  姚兆年愣了下,直直盯着唐文享。

  唐文享一脸的笑容,仿佛什么也不知道。

  半晌。

  姚兆年才吐了口气:“唐大人真是好算计呐!”

  唐文享谦虚道:“姚大人客气了,唐某也只是想为成山卫做点事。”

  姚兆年忍不住冷笑,扯你娘的蛋!

  你唐文享是什么样的人,老子还不知道?

  大半夜跑去拜见破虏侯,安的什么心思三岁小儿都知道。

  可惜自己受惊乱了心智,竟没想到这茬。

  真是失策!

  姚兆年心都在抽搐,但也没办法。

  只能和唐文享一起出面,召集官吏善后。

  ……

  周启没有回去,就在守备府守了大半夜。

  后半夜时眯了一会,天刚破晓就起来了。

  随后发出了一系列命令。

  数十家将纵骑出城,去抓捕昨夜不在城中的谋事之人。

  又有快马奔入卫城,送来了左前两所的消息。

  “抓捕郑智勇和王建通!”

  周启听完禀报,直接下达了命令:“命副千户暂代防守之职。”

  家将领命而去。

  蒋秉兴写好了奏本,拿过来给周启过目。

  周启看罢,问:“为何不说渔课?”

  蒋秉兴道:“渔课之事牵连甚广,若捅了上去,登莱之地怕是遍地皆敌,侯爷虽然一颗公心,不怕那些腐官和朽吏,但也没必要凭白得罪人,在下觉的还是缓一缓好。”

  周启沉吟了下,同意了他的意见。

  渔课之事若捅上去,登莱不知多少人要丢官。

  从参将府到兵备道,从登州府到巡抚衙门没人能逃过。

  他虽然不怕得罪人,但也没必要把自己搞的举世皆敌。

  最主要的是这事吃力不讨好。

  把登莱的那些贪官一端烩了,对他一点好处没有。

  就算再换一批人来,百姓的日子也未见得会好过。

  新官上任,不折腾一下怎么能行。

  说不定百姓会过的更难。

  反而留着那些蛆虫,或许还能榨出不少油来。

  也不用再折腾百姓。

  ……

  张顺最终还是没能逃掉,被梁虎抓住了。

  审问一番,就押过来请侯爷处置。

  张顺见了周启,跪的叫一个干脆:“侯爷饶命。”

  周启打量着这个一看就油的不能再油的兵痞,问:“为何带头闹事?”

  张顺眼珠子转了好几圈,见所有人都脸色不善地盯着他,心里又哆嗦了两下,连忙老老实实地道:“族中长辈所命,不敢不为!”

  周启就问:“你是张氏旁支?”

  张顺答道:“正是!”

  周启又问:“给我说说,你家长辈让你如何闹事?”

  张顺老实回答:“带着人在侯爷宅前和守备府门口聚众抗议。”

  周启再问:“那你怎会跑到城东去劫掠?”

  “这……”

  “说!”

  张顺见逃不过,就把牙一咬,把心一横,硬着头皮老实交待:“下官虽愚昧,但也知做了这等事断无活路,日后若清算,下官不过旁支,岂能逃过,彼辈遇陷下官不义,下官岂能如其所愿,只想捞上一笔趁乱逃出去,去江南当下富家翁。”

  周启讶然:“你到挺诚实的!”

  姚兆年和唐文享互相望了望,脸皮抽搐。

  事情坏在小人之手,这可真是始料不及。

  也不知道张家那个老不死的知道这個族中晚辈早有所图,会不会气吐血。

  周启又问几句,刚想命人将张顺押下去。

  亲兵来报,张家老翁抓来了。

  就摆摆手:“提上来!”

  亲兵领命而去,随后两名家将押着一位寿者进来。

  老者苍髯晧首,望之便是个品德高洁的长者。

  只是此刻却很狼狈,被两名家将拖的踉踉跄跄的。

  身上还有几个脚印,显然家将们动了粗。

  周启大怒,喝斥道:“岂敢对长者无礼!”

  两名家将吓了一跳,连忙放开老者退到一边。

  “有辱斯文,真正是有辱斯文!”

  张老太爷甩甩袖子,一脸愤愤不平。

  瞥了一眼周启,又瞥了眼立在一旁的姚兆年和唐文享这两个晚辈,最后瞥了眼缩在一边的后辈张顺,哼了一声,抬眼望着屋顶,竟看都不看周启。

  也不行礼,只当他是空气。

  “老东西……”

  几个亲兵大怒,就想饱以老拳。

  “退下!”

  周启眼神一扫,亲兵不敢造次。

  只得愤愤退下,只是脸色不善。

  周启问道:“寿翁何人?”

  张老太爷没法绷了,勉强答道:“老朽张继宗!”

  周启又问:“为何煽动军兵闹事?”

  张老太爷再次抬头望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压根就不怕周启能拿他怎样。

  尊老爱幼向来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大明甚至有养老制度你敢信?

  洪武元年,明太祖下诏:詔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与免杂泛差役。

  洪武十九年又下令:今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所用,使得终天年。

  活到七十岁的老人,见官不拜,就算见皇帝也可免跪。

  正常来说,周启还真拿这样的老家伙没办法。

  人家也不是官,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但现在可是非正常情况。

  周启也非死板之人,更不怕被人骂,他有的是办法收拾这种老不死,看向张顺:“把你知道的再给本侯讲一遍。”

  张顺嘴皮子哆嗦着,却不敢不讲,更不敢看张老太爷要吃人的目光,只得硬着头皮将谋划又讲了一遍,讲到一半时,张老太爷已是忍无可忍,一声断喝:“孽障住口。”

  周启神色冷然:“讲,不准遗漏!”

  张老太爷脸色铁青。

  张顺哆哆嗦嗦,勉强讲完所有谋划。

  见周启没别的吩咐,就立刻缩到了一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