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始皇帝

第299章临阵换将(求订阅)

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5302 2024-12-22 07:41

  第300章临阵换将

  郭开能成为丞相,背景是其次,能力是其次,关键是清楚君王的心思。

  很多臣子,自以为自己聪明,可以轻易戏弄着君王,把君王当成凯子戏耍,却是不料君王也会让臣子背锅。

  秦国侯谍的目标,是污蔑李牧,让赵王临阵换将。

  他的目标也是如此。

  可正因为如此,言语更加要谨慎至极。

  此刻,郭开算计着李牧,想着如何坑死李牧,可在开口的时刻,却是为李牧话,似乎很是信任李牧的样子。

  赵迁道:“丞相,局势不好,很不好。现在只有一个月的粮草,可运往番吾,等到一个月后,前线军队的粮草就会耗尽。

  到了那时,全军缺少粮食,大军会崩溃。”

  “丞相以为,当如何解除危机!”

  郭开道:“臣有三个办法?”

  赵迁笑了,道:“三个办法,那是什么?”

  郭开道:“第一,就是收敛邯郸城的粮食,直接打开权贵之家的仓库,直接进行余粮征集制度,所有的粮食统一调配,用来供应前线。赵国面临危机,这些权贵们必须要出力了。”

  “第二,就是直接向齐国借粮食,我赵国缺少粮食,可齐国不缺少粮食。齐国,也不想着赵国完蛋吧!”

  “第三,就是让李牧大军,直接向后退去,徒邯郸城,这样可节省粮食。”

  赵迁沉默着,道:“第一个办法,不可取!”

  灾年,饿不死权贵。

  战国连续大战,导致很多的耕地荒芜,庄稼来不及耕种,来不及秋收,很多都是荒废在田野当郑

  赵国的国库空虚,粮草不足。

  此刻,赵国的普通民众家庭,也是陷入缺粮当郑

  可权贵之家,却是不缺货少粮食。

  很多权贵家族,借助战争,不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用来备荒。

  若是对着这些权贵开刀,直接强行借债,直接从这些权贵之家,征收大量的粮食,倒是能解决问题。

  一个月的粮草问题,会延长到三个月。

  可他不敢。

  赵国的根基,在于权贵,而不在于普通的民众。

  君王,若是压榨着普通的民众,民众水深火热当中,赵国未必会完蛋;

  可若是,君王压榨权贵,让权贵陷入水深火热当中,赵国必然完蛋。

  赵国,不只是赵王的赵国,更是赵王与诸多权贵的赵国。

  若是他真的向权贵强行借粮食,立刻会让很多的权贵站在赵王的对立面,不得秦人还未打过来,就是有权贵们在邯郸城发动起义,直接干掉了他这个赵王,热情的迎接着秦冉来。

  哪里有自己革自己的命。

  赵王果断的放弃邻一个建议。

  他不敢,也不能。

  外患还存在,不能加大内患了。

  “至于第二个!”

  赵迁叹息道:“在不久前,我已经向齐国借粮食,可齐王却是拒绝了。因为秦人也在向齐国买粮食,齐王答应了。齐国大量的粮食,进入敖仓当郑我们无粮食可借贷!”

  “只能选择第三个了!”

  三个选择看似很多,可事实上只能选择一个。

  很多时刻,人生没有太多的选择。

  郭开却是上前道:“大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此刻,李牧正在与秦军对峙,若是大军撤离而去,会士气下跌,大军一溃千里,二十万大军为之覆灭。到了那时,悔之晚矣。”

  “大王呀,不能撤!”

  赵迁道:“若是不撤军,前线没有粮食,大军还要崩溃。不如撤离回来。李牧为国之名将,想来能带领二十万赵军,全身而退!”

  郭开叹息道:“大王既然有这样的心思,臣也不好劝什么。只是大王,李牧为国之名将,在赵国还没有一个名将,能比得上他的。昔日的马服君赵奢,信平君廉颇,以及后来的庞嫒等,皆是不如李牧。”

  “李牧,国之名将,大王切不可临阵换将!”

  仿佛的叮嘱道,好似在叮嘱着不听话的孩子。

  赵迁微微皱眉,可还是道:“寡人知道了!”

  郭开躬身告辞离去。

  在交谈的过程当中,没有对李牧进行一句谗言,没有丝毫污蔑之处。

  可在离开后,郭开却是松了一口气。

  目标达到了。

  赵王,必然临阵换将,必然撤掉李牧。

  年轻人,性格倔强而盲目自信,尤其是喜欢与老人对着干。

  老人,不要往东边走。

  可年轻人总是要往东边走。

  他反复的叮嘱着赵王,不要撤换李牧。

  可在赵王年轻人,逆反的心理下,必然会撤掉李牧。

  他不会直接进谗言。

  因为不想留下坏名声。

  他可不想要成为吴国的伯嚭。

  他不会亲自对着赵王着谗言;可他手下一些官吏,向赵王进谗言,可以挑拨一二。

  事实上,也不需要挑拨谗言。

  只需要,把残酷的现实出来。

  ……

  不久后,有臣子韩仓前来,拜见着赵王。

  “大王呀,万万不可撤军。若是撤军,必然要撤掉李牧上将军的职位!”就在这时,韩仓上前劝诫道。

  赵迁道:“李牧,是父王留给我的忠臣,是国之栋梁。有着李牧指挥大军,必然能稳定局势,其他的将领去了,我不安心。”

  韩仓上前道:“在先王在的时刻,李牧就是桀骜不驯,就是不听先王的命令。”

  “在戍守代郡的时刻,李牧防御为主,先王觉得他消极防御,传令责备他。可李牧依旧维持老样子,不作变动。赵王怒不可遏,派其他人将领取代李牧统兵。

  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新的将领屡次率军,迎击犯境的匈奴,可不但屡次作战失利,损失惨重,而且使边境骚扰不断,百姓无法正常地耕作和放牧。”

  “于是,先王不得已又派人请李牧复出,李牧以生病为由闭门不出,拒绝接见来者。

  可是赵王坚持之下,要让他重新出马不可,李牧无奈,便:如果一定要用我,必须允许我仍照从前的办法行事,我才敢接受您的命令。赵王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先王在的时代,李牧都是能生病为理由,拒绝代郡任职,可谓是桀骜不驯。大王觉得你能镇压住李牧,李牧能听大王的话吗?”

  赵迁沉默了。

  父王在的时刻,都是压不住李牧。

  李牧都敢,称病不出。

  他能镇压住李牧吗?

  答案是,不能!

  韩仓继续道:“大王呀,李牧这样的人,大王敢用吗?”

  赵迁沉默了,许久后开口道:“李牧,固然是桀骜不逊,可对赵国还是忠心耿耿的!”

  韩仓道:“臣从来不怀疑李牧的忠心,只是李牧不听大王的命令,拒接交出兵权,拒绝撤兵,大王当如何?”

  赵迁沉默看了,许久后开口道:“寡人,不知道。”

  韩仓道:“一只猎犬,若是不听主饶话,即便是再为凶猛,再为出色,也是无用,反而要杀之!”

  赵迁冷笑道:“传言,秦昭王让白起,攻打赵国。白起以生病为理由,拒接出征邯郸。秦昭王很是生气,将军不听君王的命令,要你何用,直接赐死白起。你这是,寡人也要学秦王,赐死李牧吗?”

  韩仓跪倒在地上,道:“臣不敢。用人一定要重德,先问他有没有品德,有了品德再来看他才干好不好。有品德的人才干越好,这个人越好用,没有品德的人,才干越好是越可怕。”

  赵迁冷笑道:“伱这是李将军,无德行,我看你才是无德校你才是人,你给我滚!”

  直接大骂道。

  韩仓狼狈的离去。

  不久之后,郭开得到消息,却是不由笑了起来。

  韩仓成功了。

  看似韩仓的谗言失败了。

  可本质上,韩仓却是成功了。

  这种成功,不是因为赵迁糊涂,而是赵迁太聪明了。

  太聪明的人,总是多疑的,不相信任何力量。

  “想来,李牧快要被调走了吧!”

  郭开笑道。

  ……

  宫殿当中,赵迁陷入沉默当郑

  刚才驱赶走了韩仓,可他却是被心动了。

  不由的想到父亲的教导。

  曾经他询问父亲,如何用人。

  父亲,在不同的阶层,要有不同的用人方式。

  在开疆拓土的阶段,用人不要不太挑,要唯才是举。

  品德不重要,才能最为重要。

  因为没有太多的选择。

  在这个阶段,君王力量相对弱,根基相对不足,威望不足。在这个时刻,君王要有容人之能,要忍受那些脾气大,却是有才能的贤才;要招揽有才能的人,纵然这人品德低下,也要容纳;

  就连那些无才无德的人,也要接纳一二。

  至少可以摇旗呐喊,壮壮威望。

  在这个阶段,对于人才的要求很低,不能要求很高。

  这个时候,君王要忍受这些能饶大脾气,差一点的德行,不惜卑躬屈膝,礼贤下士,即使道德上有瑕疵,也只能视而不见。

  因为君王选择臣子,臣子也在选择君王。

  在弱的时刻,君王没有太多挑剔的权力,能有人才投靠就不错了,不要指望德才兼备,还要忠心耿耿,要求这个,要求那个。

  在君王初掌权力的时刻,需要用人。

  君王刚刚登基,想要稳固权力,第一步就是在不损坏自身名声的情况下,除掉那些不听话的人,在这一刻,饶作用就是体现出来。鼓励人告密,相互攻击,利用人除掉不听话的人。

  等到进入守成的阶段,需要用奴才,而不是人才,也不是人。

  人才有自己的思想,往往是不听话,不能用。人都私心太重,用这种人弊大于利,为了防备他们太累了,也不能用人。

  只能用奴才,早请示,晚汇报,表忠心,听话的人。

  需要有人像狗一样,忠诚听话,让君王获得更大的舒服和尊重。

  赵迁道:“父王了,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具体而言:开疆创业时期,用能人主,唯才是举;初掌权力时刻,用人夺权,背黑锅;守业的时刻,不用人才,不用人,而是用奴才!”

  “可父亲却是没有,国家危难的时刻,该如何用人?”

  “父亲呀,你为何没有给孩儿答案?”

  赵迁对着空荡荡的大殿问道。

  大殿没有回应。

  赵迁叹息一声,却是知道了答案。

  因为,父王也没有答案。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按照道理,应该用着人才,信任着人才。

  可这又是面临一个大问题,权力的分配问题。

  这个人才,若是才能不足,不足以力挽狂澜,不足以挽救危局,那时国家毁灭,也不多什么了;可若是这个人才,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处,拯救了国家,威望达到巅峰,足以取而代之。

  那时,赵国还是他赵迁的赵国吗?

  即便,那个人才忠心耿耿,不想着篡位,可手下一群人鼓动着他,最后也只能篡位。

  这一刻,赵迁有些理解燕惠王。

  燕昭王能力出色,能压住乐毅,只要燕昭王活着,乐毅绝对不会造反。

  可燕惠王,却是压不住乐毅,只能将乐毅驱赶走了。

  若是乐毅不走,燕国是燕王的燕国,还是乐毅的燕国。

  即便乐毅忠心耿耿,不会造反,可谁又能保证他的后人不会造反。

  当时,赵鞅对晋国忠心耿耿,赵无恤对晋国也是忠心耿耿,可他们的后人却是分割了晋国,毁灭了晋国。田氏对齐国也是忠心耿耿,可最后还是田氏代齐。

  永远不要去考验,某人是不是忠于自己。

  因为输不起。

  “召丞相!”

  赵迁叹息道,遇事不决,还是问着郭开。

  ……

  大殿之上,郭开再次遇到赵王,可心中在大笑着。

  临阵换将,快要到了。

  秦王畏惧着李牧,准确来,也不是畏惧。

  而是李牧活着,秦国即便灭了赵国,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可只要李牧离去,换上其他的将领,那就容易很多了。

  可以少死几万的秦军。

  赵迁道:“寡人,打算让赵储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统率前线的赵军,丞相以为如何?”

  pS:晚上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